编者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FLT3基因突变是AML患者中常见的分子异常,显著影响患者预后。随着对AML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FLT3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为FLT3突变AM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2025年1月17~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在美丽海口盛大召开。会议现场,《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魏辉教授接受采访,分享FLT3突变AML的发病情况、靶向治疗进展以及未来优化方向。
01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FLT3是AML中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突变状态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FLT3突变在AML中的发生频率,以及这种突变对AML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魏辉教授:FLT3突变作为AML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在AML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40%,其中在年轻患者中约为30%,而在老年患者中约为20%。其对AM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包括对于首次完全缓解(CR1)期的患者,FLT3突变会增加其复发率;而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该突变不仅影响其长期生存,而且使缓解率降低。目前,针对携带FLT3突变的AML患者,多数情况下还是推荐移植治疗。
02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针对FLT3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AM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请您分享下近年来FLT3 AML靶向治疗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它们如何改变了FLT3 AML患者的治疗结局?
魏辉教授:近些年,AML治疗领域取得诸多进展,涌现出了众多新型靶向药物,如BCL-2抑制剂、IDH抑制剂、FLT3抑制剂等。对于FLT3突变的AML患者而言,尽管泛靶点BCL-2抑制剂能够提高缓解率,但对其长期生存的疗效尚不明确。因此,针对FLT3突变AML治疗最重要的进展是FLT3抑制剂。从一代到二代FLT3抑制剂,如吉瑞替尼、奎扎替尼等,不仅在复发难治患者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而且在一线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复发难治的AML患者中,FLT3抑制剂奎扎替尼、吉瑞替尼单药治疗的缓解率均优于既往的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奎扎替尼联合“3+7”方案诱导、联合巩固化疗,最后再维持治疗,显著提升了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未来,随着这类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将改变FLT3突变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结局,使其疗效越来越好。
03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认为当前在FLT3 AML的诊治方面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进一步提高FLT3突变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魏辉教授:在挑战上,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尽管我们已拥有一系列针对FLT3突变AML的靶向药物,但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长期生存率大致保持在50%或60%的水平;另一个是目前我们的治疗主要还是在化疗、移植基础上联合FLT3抑制剂或其他靶向药物,伴随着比较明显的毒性,如何实现更少毒性,甚至是无化疗(chemo-free)方案的治疗,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针对FLT3突变AML的未来研究方向,我认为重点在于如何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特别是以FLT3抑制剂为核心的联合治疗。这包括探索FLT3抑制剂与化疗的更佳结合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与其他药物如BCL-2抑制剂、去甲基化药物等进行合理联用,旨在不仅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从而形成更为高效且低毒的治疗方案。这应该是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魏辉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Hematological Oncology副主编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