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Richter's转化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症,其诊疗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2024年金陵淋巴肿瘤论坛”上,江苏省人民医院范磊教授做了题为《Richter's转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系统地从Richter's转化的定义、特征、分子机制、治疗进展等几个方面分享了Richter's转化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Richter's转化的规范治疗流程。在大会现场,《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有幸邀请到范磊教授接受采访,分享举办金陵肿瘤论坛的意义,以及对Richter's转化诊疗的展望。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2024年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如约而至,作为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之一,请您为我们介绍下本次会议安排以及有哪些亮点内容?
范磊教授: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2024年第二十二届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如约而至。在每年的5月份,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都会主办金陵淋巴肿瘤论坛。金陵淋巴肿瘤论坛是本科室打造的专科品牌特色学术论坛,主要围绕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淋巴系统相关的疾病和肿瘤。
目前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已经连续举办22届,本届淋巴肿瘤论坛主要聚焦于淋巴系统肿瘤。主会场主要是大会的主旨报告,包括这一年以来国内外在淋巴肿瘤领域的一些重要的进展和国内一些单位的突出贡献。在此基础上策划细分疾病领域作为分会场,例如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专场、惰性B细胞淋巴瘤专场、T和NK细胞淋巴瘤专场、细胞治疗和移植专场、护理专场、老年淋巴瘤专场、实验血液学专场、前沿技术专场等细分领域的前沿进展分会场。这些细分的学术专场,对于疾病的讨论和研究更加聚焦和深入,有利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的讨论。金陵淋巴肿瘤论坛目前已经延续22届,作为国内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淋巴肿瘤领域继续教育学习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为提高我国淋巴肿瘤的诊疗水准提供了好的继续教育平台。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认为在Richter's转化的治疗策略上,目前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针对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您有哪些看法和展望?
范磊教授:所谓的Richter's转化是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同时伴发了侵袭性淋巴瘤的现象,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会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既往的临床和研究数据提示,一旦出现Richter's转化,预后较差。总体生存一般不超过一年。因此亟需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治疗。
既往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免疫化疗,目前有各种新药逐步进入临床,例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目前的进展可以看到,在传统免疫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分子信号通路抑制剂,包括BTKi、BCL-2抑制剂,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
除此之外,新型治疗手段也在蓬勃发展,即将进入临床实际应用。例如双特异性抗体,目前已经有CD3×CD19、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逐步进入临床。因此,有研究尝试将这些双特异性抗体运用在Richter's转化的患者。从目前小规模、前瞻性、短期的随访数据上看,有效率达50%左右,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20%~30%。不同的靶向药物联用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疗效。
CAR-T细胞治疗也是潜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从国外的数据来看,使用CD19 CAR-T细胞治疗Richter's转化患者的有效率能够超过60%,完全缓解率能够超过40%。但是从目前来看,不管使用哪种靶向治疗,即使获得了短期的深度缓解,复发率仍然很高。因此,如果患者能够获得深度的缓解,建议以减低预处理强度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维持巩固治疗,以期在现有的靶向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降低复发率。
专家简介
范磊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青年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附属纽约长老会医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精确诊疗